|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刘熙载年谱(四)

刘熙载年谱(四)

关键词:刘熙载年谱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泰州记忆
  • 电 话:
  • 网 址:http://rwtz.t56.net
  • 感谢 jsxinghua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0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刘熙载年谱(四)
杨抱朴

《四音定切》
 
    【摘要】刘熙载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平生不喜为宦、不喜交游,惟以著书教学为己任。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书法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迄今惜无年谱问世。本文多方钩稽文献,作此年谱,就教于学界同仁。
    【关键词】清代;刘熙载;年谱  
    光绪元年 乙亥 1875 63岁
    主讲龙门书院。
    四至十月间,致书陈澧,劝其将《东塾读书记》成者先刻,未成者为续编。
    汪宗衍《陈东塾先生年谱》光绪元年乙亥记载:“刘熙载来书,劝以将《东塾读书记》已成者先刻,未成者为续编,先生从其说,修改得一二卷付梓。(《与谭叔裕手札》)”[1]《东塾续集》卷四《与谭叔裕书二首》云:“仆所著《读书记》,近得刘融斋中允书,劝以即所成者先刻,未成者将来为续编。今从其说,近日修改得一二卷付梓矣”[2]。表现出刘熙载对好友的关切。
    八月,次子展程中举人。见【民国】《续修兴化县志》“选举志”。
    十月下旬,李平书赴松科试,因与张焕纶、袁康饮酒过多,忤怒学官,没有报上名。尽管冯竹儒观察做了工作,也无济于事,刘熙载闻之为之惋惜。
    李平书《李平书七十自叙》光绪元年乙亥记载:“是年十月下旬,赴松科试。余偕张经甫砚兄寓使院前。袁君竹一适有事到松,与沈君约斋过访,因偕往饮酒甚多。是日为报考经古截止期,余初报诗赋兼经解,继念日晷渐促,恐不及完卷,拟专考诗赋,二君以为然。遂偕往学寓,书办以不及造册拒,正争论间,学官出问何事,二君见其头戴毡笠,身穿半袖,手携长烟管,烟容满面,以为书办一流也,勿与为礼。时余正在改写名册,及写毕,回头见学官与二君恶声相对,余亦被酒,见此情形,遂携二君出。翌日即闻学官以擅撕名册、藐视学师,备文报劣。盖学官知二君籍隶他乡,且不在学中,无可与校,迁怒及余也。余颇不介意,正订于十一月下旬成婚,不愿与试,买舟返沪。到院亦不告同学,事为刘师所知,问明情由,深以学官轻报为非,往语沪道冯竹儒观察。冯师夙器余,闻之愤甚,即修书致提调杨太守,请转告学使,仍准与试。时距上海试期尚有一日,乃命余星夜赴松见太守,是日为十月十一日,冬令水涸,舟行不及,乃乘马往,圉人年幼不识路,绕至泗泾镇,日将暮,一路径窄桥危,乃下马行二十馀里,比至耿府,已二鼓矣。三鼓至府署,候提调出见云:‘道信已呈学使,报劣可不准,应试已不及矣。’乃回耿府,伯齐言:‘连日试场各县考生,皆不直学官所为,喧哗之声达于使座。学使福建林公天龄,深以报劣为过甚,退回呈文。’余乃即日回沪,报告刘师。师犹以未及应试勿怿焉”[3]14-15。
竣光创求志书院,长子彝程主讲算学,弟子张焕纶主讲舆地学。
    刘彝程《简易庵算稿》自叙:“光绪乙亥,(冯)观察榷沪关,创设求志书院,分六斋课士,复以余兼主算学讲席,越岁丙子春开课,至今且二十馀年矣”。
    【民国】《上海县志》卷十八:“张焕纶,字经甫,佳梅子,廪贡生。知府衔候选同知。幼读书即有经世志,长从兴化刘熙载游,诣益邃。尤精舆地学,巡道冯焌光创求志书院,延主讲席”。
    约是年,与沈铦游。
    沈铦,号诚斋,又号元咸,娄县恩贡。多才艺,工诗书画,郡人仇炳台称之为“三绝”。又擅医术。光绪初寓居沪上,与刘熙载私交最深。沈祥龙《乐志簃集》之《乐志簃诗词录》有《沈明经元咸》诗,诗云:“才名三绝任清狂,治疾时探肘后方。为作林宗铭不愧,墓门片石共梅芳”。他们交往亦属志趣相投。张文虎《舒艺室全集》之《舒艺室诗存》题署为沈铦,落款为:“辛巳春三月仲旬,阿兰馆主沈铦元咸”。
    光绪二年 丙子 1876 64岁
    主讲龙门书院。
    作《寤崖子传》。
    《昨非集》卷二《寤崖子传》:“寤崖子,扬州兴化人也,姓刘氏。生数岁,父与言时,许其趣尚,曰‘是子可以入道,殆少欲而能思者也。’寤崖子十岁而孤,九岁犹未命名。即而,父名之曰熙载。……或谓寤崖子:‘盍自按年为谱?’曰:‘此易耳。《论语·吾十有五章》,章凡六节,但于节中无‘不’字者增一‘不’字,有‘不’字者减一‘不’字,即合矣。’寤崖子生于嘉庆癸酉,当光绪丙子年六十有四,犹自以为未寤,不知后竟何如?”
    二月初五日,翁同龢读刘熙载的《持志塾言》,评价很高。
    《翁同龢日记》第三册光绪二年二月初五日记载:“晚入城。看《持志塾言》,极切实,此等书真予良药”[4]1187。
    仲春,陈广德跋《昨非集》。
    《昨非集·跋》:“文以质有其内为难,此盖存乎养之所至,弗可强焉。余与融斋刘子交逾四十年,其人粹然儒者,文亦如之。是集所列各体,虽言多博涉而借喻,要其理之实以精,气之和以直,非为己慎独者,不能为也。世俗于文,不务立乎其本,徒以雕刻藻绘为贤。此即与之读刘子之书,知无以窥乎其际,况书之所不能尽者乎!夫然,故刘子益以远矣。光绪丙子仲春,同里愚弟陈广德拜跋”。
    四月,李平书请假赴京,应北闱试。试毕,专心研究经史。
    李平书《李平书七十自叙》光绪二年记载:“四月,禀准刘师请假赴京,应北闱试。……场后南归,自是研究经史之学。同院陈君仲英、黄君渊甫皆潜心经籍,相与讨论,收益良多”[3]15。
    五月,方宗诚为刘熙载《持志塾言》题跋。
    方宗诚《柏堂集后编》卷六《节录刘融斋司业<持志塾言>跋》:“《持志塾言》二卷,余友兴化刘融斋司业著。司业名熙载,好古敦行,气象温厚、木讷。在翰林院时,曾召入上书房,廉介清苦,不染时趋。督学广东,一年力除积弊,以俗习难挽,有不能行其志者,遂告归里。应敏斋观察延主上海龙门书院讲席,日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经义治事之风。
    曩者,咸丰十年,余客直隶间,黄子寿太史、杨湘筠员外道司业之贤,吴竹如先生亦称说之。既而余奉胡文忠辟,将之湖北,闻司业亦以文忠公疏荐其贤,招之往,中心喜幸,谓可相与晤言矣。乃中道为捻逆所阻,余留客河南,而司业避乱秦中,不得相遇。
同治六年,余游上海,始获见于书院中,与论学,极相得。七年,余为上海校正县志,复与司业聚晤月馀。司业以此书见示,喜其笃实切近,足为学者法程;而辨正其言心性近于陆、王者数条,司业甚以为然。今官栆强,儿子守彝以司业刻本寄至,凡余前所辨者,皆已刊而去之矣;若无若虚,不存成见,洵足为人伦师表也。司业笃于礼教,似张横渠,文法亦似之。义蕴寻绎不尽,而间有拙钝滞晦者,因复节录其最亲切之语为一卷,备省览云。
    光绪二年五月宗诚识”[5]。
    为齐学裘《见闻随笔》题跋。
    跋云:“尊著《见闻随笔》刊就,读之曷胜忻慕。先生积数年而成此书,神闲意暇,力果心精,均为不可几及。至其旨关劝戒,有裨世道,其美更未易一二言也”(齐学裘《见闻续笔》卷首)[6]。
    夏,为齐学裘《见闻续笔》题署。
    八月,胡传赴金陵乡试毕,取道上海拜谒刘熙载,并求其为宗祠撰联。刘熙载撰联并书之。
    胡传《钝夫年谱》光绪二年记载:“八月试毕……谒刘融斋先生,求书宗祠楹联,蒙撰:‘五百年散沐新安,家礼秉成编,俎豆馨香先正范;卌一世派延唐室,明经始受姓,读书遗泽后昆贤.联句,书以赠之”[7]488。
    九月,弟子黄晋中江南会试第一百零三名举人。
    《申报》丙子九月十五日《江南榜发》:“江南省乡试于前日发榜,昨日两点钟初报者 已抵沪,中式者二人:一为黄晋,字接三;一为王全纲,字有常,皆附生也”[8]。
    十月,与即将赴英、法的中国第一位大使郭嵩焘交游,表现出对好友及对国事的关心。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光绪二年十月初六日。(在上海)回拜各处,惟见竹儒及刘融斋前辈,余均未见也”。“初九日。晚赴冯竹儒之召,同席刘生云、刘融斋、李勉林、黄小宋,其地为竹儒所修葺,名也是园,旧志所谓潘氏南园也”。“十二日,眉生与刘融斋同游一粟庵,因过城隍庙,为豫园之游”[9]64-65。
    袁昶中进士。
    光绪三年 丁丑 1877 65岁
    主讲龙门书院。
    春,作“为爱鸟声多种树,因留花气久垂帘”七言行书联。
    三月初一,《昨非集》成书。
    《昨非集》自署:“光绪三年三月朔日,兴化刘熙载融斋自序”。
    夏,齐学裘有《刘融斋先生招饮,作诗奉赠》。
    齐学裘《劫馀诗选》卷十九《刘融斋先生招饮,作诗奉赠》:“蒹葭何苍苍,伊人水一方。束躬蓄道德,寿世焕文章。不爱高官职,暮年开讲堂。英才乐教育,后学尊津梁。著书四海传,盛名千古扬。我来沪上游,幸见鲁灵光。相过慰寂寥,间谈到家常。不矫情立异,接之温且良。论文尚质实,问道无隐藏。十年如一日,嗟予惭德凉。令人起敬畏,一瓣陈心香。报道芙蓉开,折柬招举觞。大块东坡肉,老饕贪饱尝。旨酒佐持螯,篱菊灿花黄。醉眼更模糊,雾中看渺茫。人生贵乐志,贫贱庸何伤。苟得行胸臆,信可齐彭殇。千秋万岁名,君子何曾忘。年已跻耄耋,不乐真痴狂。饮君酒一樽,赠君诗一章。聊以申企慕,奚足计短长。龙门高且峻,容我时循墙”[10]。
    十一月二十九日,吴大廷枕上得五古一首,并让刘熙载等和诗。
    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光绪三年记载:“十一月二十九日黄昏,枕上成五言古诗一首,并命元儿及刘韫山写示刘融斋中允、刘芝田观察及诸相好分和。(诗云:有昼必有夜,有生必有死。天运本循环,此是常事耳。忆昔同治初,沉疴几不起。全赖文正师,抚摩视犹子。应尽便须尽,长恐二竖累。不料十五年,一病复尔尔。皮皴血已枯,如挂荆棘里。吾其学蒙庄,物外逍遥矣。)”[11]此为吴大廷的绝笔诗,刘熙载唱和  与否,不得而知。
    冬,齐学裘有《题刘融斋先生(熙载)所著<昨非集>》诗。
    齐学裘《劫馀诗选》卷二十:“著书讲道学,绝无道学气。是真道学人,立言警万世”。
    袁昶有《怀刘司业》《怀刘融斋先生》诗。
    袁昶《渐西村人初集》[12]诗七:“他时欲作刘公,芒穿云入夏峰。无水无山何碍隐,真情始信物能容”。《怀刘融斋先生》(丁丑):“神山有鸟曰凤,见则阎浮大穰。四相莫名东郭,一隅自愧田方”。又,/雪霁千岩洞彻,梅开一树槎牙。欲问尊师何处,苍苍海岛烟霞”。
    是年底,回兴化过春节。
    冯焌光观察创设诂经精合,聘俞樾为主讲。
    李平书《李平书七十自叙》:“(光绪)三年丁丑,二十五岁。冯竹儒师于上年就也是园创设诂经精舍,延德清俞荫甫先生主讲”[3]15。
    约是年,通过齐学裘接识江湄,并为其《海天吟啸图》题诗。
    齐学裘《见闻续笔》卷十九/江伊人”云:“嘉定江伊人,名湄,隐于市廛,性静情逸。年逾花甲,神气如仙,著《秋水轩诗钞》若干卷,索余序言,弁诸简首。工分书、篆刻,绘《海天吟啸图》以自娱。余题《满江红》一阕云……伊人属余转求刘融斋先生题图。融斋曾于小斋遇见伊人一面,谓伊人风仪清尚,知非常人,故肯题诗二绝句,云:‘曾说蒹葭秋水诗,但今洄溯寄相思。纵然音许闻金玉,只有高人共赏之。’‘兴似回风吹紫澜,诗人具此旷怀难。始知当日成连曲,还为尘中漫一弹。’融翁诗词,素不易作,非  其人不可得也”[6]。
    查【民国】《嘉定县续志》[13]卷十一“文学”有《江湄传》,传云:“江湄,字伊人,号添山,又号鹤柤山农。工隶能诗,尤善铁笔,著有《秋水轩吟稿》,《梦花庐印谱》。今唯《秋水轩吟稿》行世。卒年七十二”。刘熙载二诗《昨非集》不载,当作于《昨非集》成书之后,姑系于此。其实江湄的生卒年是可考的。据《申报》丁丑五月初五日,江湄有《七十生朝自述,录请诸大吟坛敦证,并祈赐和,不拘体韵》[14]共四首七律。江湄活七十二岁,那么他应该生于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卒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
    光绪四年 戊寅 1878 66岁
    主讲龙门书院。
    正月,范当世前往兴化拜谒回乡过春节的刘熙载,“以弟子礼贽见,上所为文数十篇”。
    事见孙建著,陈国安辑纂《范伯子年谱简编》,马亚中、陈国安点校《范伯子诗文集》附录二[15]584。
    范当世《兴化见刘融斋先生,还至欧家坊馆次,寄内弟吴肇嘉》:“湖水连江绿,扁舟载梦归。病消杯在手,寒尽树更衣。樵枚各余契,弟昆惟汝违。松花开落处,应有彩云飞”[15]2。点明事在初春。
    范当世《祭刘先生文》:“当世年二十而知有先生,盖闻之锡爵,锡爵初不欲当世之骤见也,以为退一乡一国而友天下,必其识足以观天下之善士,苟尚非其人,则宁姑舍是。于是当世怀愿见之诚五年,然后乃见于先生之里,退而上所为文数十篇,则先生以为可喜也”[15]422。顾锡爵(1848-1917),字延卿,江苏如皋人。刘熙载弟子。
    范当世还有《往谒融斋先生,至海安与仁卿联句》《往谒融斋先生,宿河垛与仁卿联句》《辞别融斋先生,与仁卿联句》记述此事。其中《辞别融斋先生,与仁卿联句》云:“觥觥刘夫子(仁),德望盖一时。不见萦寤寐(肯),一见心向之。宫墙高数仞,美富良难窥。徒聆贶我语(肯),可为千秋资。尧舜孝弟者(仁),语孟文章师。持此懋所学(肯),诚正毋自欺。大哉夫子训(仁),不敏愿事斯。愿言辞函丈(肯),归而求所知。夫子莞尔笑(仁),谆谆订后期。登舟一话别(肯),李郭神人姿。吁嗟今之世(仁),学术日益歧。不有伟人作(肯),大道终凌夷。允矣我夫子(仁),斯文将在兹。此行各自励(肯),我尔如壎箎(仁)”[15]568-569。
    三月廿八日,冯焌光观察去世。
    《申报》戊寅三月廿九日《冯关道仙游》:“正任苏松太道冯竹儒观察于廿七日未刻回沪,昨已列报,公馆在南城内永兴桥之求志书院。惟观察自出关以来,长途跋涉,历尽风霜,归至九江,已骤发寒热,旋即胸闷气喘。到沪后,病势更剧。迨交二十八日子时,竟溘然长逝矣”[16]。
    四月二十七日,和门人吴绍箕、孙照、孙点等与齐学裘讨论《阴符经笺注》问题。
齐学裘《劫馀诗选》卷二十《戊寅四月廿七日,龙门书院与刘融斋先生并其门人吴子弓、孙子明、孙子與诸子谈论<阴符经笺注>,回寓见子明和诗三十韵,情文亹亹,有感于中,四叠前韵作诗答之,并呈融斋先生》:“老年好吟诗,梦醒披衣起。喔喔鸡初鸣,磨墨还伸纸。执笔书所怀,难忘二三子。骚坛逢健将,精锐有如此。我欲曳兵逃,恐被人笑指。努力与周旋,胜败不暇揣。海碧与天青,高山和流水。而我居其间,逍遥游未已。艺海茫无边,道藏深无底。独学无友朋,孤陋真堪耻。何事乐余心,读书而已矣。孙康好读书,砚穿良有已。读书种子逢,焉得不欢喜。顾子惭德凉,何能益乎尔?忧患为生机,穷通听天使。颇爱出蓝青,深恶夺朱紫。晏子善交人,一敬全终始。龙门慕执鞭,不愧为贤士。名师与高弟,尽是东南美。我乐与交游,醇醪甘酌彼。学者贵精勤,时术之如蚁。偶阅《阴符经》,讨论道之理。思之复思之,鬼神通奥旨。莫讶笺者非,须求悟者是。一得解真言,不忘到没齿。切磋而琢磨,此乐知奚似。刘向传经师,门前盛桃李。担簦负箧来,不远百千里。论交十馀年,爱我忘我鄙。何物致吾忱,心香一瓣耳”。吴子弓即吴绍箕,浙东衢州人,明经出身。)64)
    孙子明即孙照,安徽来安人,事迹不详。孙子與即孙点(1855-? ),安徽来安人,拔贡生,官知县,曾出使日本,有《嘤鸣馆百叠集》等。
    八月,秦云《伏鸾堂诗钞》刊刻,刘熙载为其写《诗评》。
    刘熙载诗评云:“肤雨先生当今作手,诗词、骈文、天分、学力,俱造乎极,是文中之虎也。拜读两集,钦佩之至”[17]。秦云(1833-189”),字小汀,一字肤雨,号西脊山人,长洲人。诸生,候选训导。
    九月,《四声定切》成书。
    《四声定切》自署:“光绪四年九月,兴化刘熙载书”。《古桐书屋六种》之《四音定切》:“受业上海黄晋(接三)参辑”。弟子黄晋曾参预其事,【民国】《上海县志》卷十八:“黄晋,字德昭,号锡三(应为-接三.),高行十五图人。……长于小学,工书法。弱冠以冠军入邑庠,肄业龙门书院,院长刘熙载著《四声定切》,晋实属稿”。
十月,《说文双声》成书。
    《说文双声》自署:“光绪四年十月,兴化刘熙载书”。《说文双声》卷上:“受业娄县陈宗彝(仲英)同辑”。(《古桐书屋六种》)
    张文虎有《与刘融斋山长》书。
    张文虎《舒艺室全集》之《覆瓿集续刻·舒艺室尺牍偶存》一卷《与刘融斋山长》(戊寅):“闻文旌已莅讲院,而牵于尘冗,未获趋承,歉甚。春来饫读大集,意思深长,在语言文字之外,不得以诗人、文人限之,欲以一言赞颂而不得也。中间有一二伪字,呈徼覆阅。及门艾承禧,向馆沪山,今岁赋闲,本求志书院翘楚也,兹欲求附龙门,藉亲道范。此生颇有志古学,苦家无藏书,倘蒙赐一席之地,如巨鱼纵大壑矣。惟公乐与为怀,必有所以成就之者”[18]。据书中之意,刘熙载是将自己的声律学著作在成书前呈给好友征求意见,而张文虎又长于校勘,故指出一二错字。另外再推荐弟子到龙门书院学习。刘熙载成全此事,同意艾承禧入龙门书院学习。
李平书倾心舆地之学。时与张焕纶讨论,渐得要领。
    《李平书七十自叙》光绪四年记载:“是年始考求舆地之学,先以李申耆、胡文忠、邹特夫三家方舆书为初步,以究域中。推之《瀛环志略》《海国图志》诸书,以考域外,并浏览《读书方舆纪要》《郡国利病书》,以参考古今。同院张君经甫邃于舆地,从而讨论,渐得要领”[3]16。
    弟子章耒辑《云间诗钞》刊刻。
    章耒(1832-? ),字次柯,娄县人。有《柏乡学略》和《春秋内外传筮辞考证》等著作。其中《柏会学略》章万蓁跋云:“右《柏乡学略》一卷,为先大父晚年所编《国朝学略》百卷之一。先大父枕葄经史,涉略有家,凡天文、历算、舆地、兵防,下至医卜、杂艺,靡不贯澈。嗣从兴化刘融斋先生游,更潜心于性命之学。……”[19]
弟子张焕纶创正蒙书院,其同学沈成浩、范本礼玉成其事。
    事见【民国】《上海县志》张焕纶、沈成浩、范本礼三人本传。
    钟山书院山长李联琇卒,书院欲聘刘熙载主讲席,不就。
    冯煦《蒿庵随笔》卷二:“光绪庚辰,钟山书院长李小湖师卒,觊觎是席者函椟棼驰。时沈文肃督两江,厌之,忽悬一牌于辕下曰:‘钟山讲席介在宾师,而请托纷如,殊非抱道自重义。独刘融斋前辈同馆旧交三年,不通一字,其行履高洁,令人向往。兹特颛使具币,聘主讲席,以靖嚣风,而崇名节。’此牌一出,见者气阻。融斋前辈卒亦不就,愈见其高矣。先生名熙载,兴化人”[20]。李联琇卒于光绪戊寅,非庚辰,冯煦记忆有误。
    光绪五年 己卯 1879 67岁
    主讲龙门书院。
    二月,《说文叠韵》成书。
    《说文叠韵》自署:“光绪五年二月,兴化刘熙载书”。《说文叠韵》:“受业宝山袁康(竹一)同辑,受业青浦黄煦(渊甫)参校”。(《古桐书屋六种》)
三月初十、十二、廿一、廿八,与从英、法回国的郭嵩焘交游,仍表现出对好友及国事的关心。
    均见《郭嵩焘日记》第三卷[9]。
    闰春(闰三月),为张文虎《舒艺室续笔》卷首题署:“舒艺室续笔一卷,光绪五年闰春刊于复园”。萧穆预请为其父墓志铭篆盖。
    萧穆《敬孚类稿》卷九《先考溪源府君序略》:“光绪己卯,乃预请刘公为府君墓志铭篆盖,拟安葬之日即以不肖为此事,略节书数语,并回葬时月日及某地某山某向,为一墓志,请友人之善书者为之书丹,并以刘公篆盖刻之于石,纳诸圹中以为铭”[21]。
    刘熙载不仅书法理论高,其创作亦臻妙境,张文虎称其“亦苍古”(《覆瓿集续刻·怀旧杂记三卷》卷三)。沈祥龙《刘先生行状》说其“晚岁,喜作大字,乘兴挥洒,融合四体笔法,气魄雄古,自成一家”。袁昶《观融斋老人所作草隶》云:“右军偶作崩云势,中散本是餐霞人。不须演孔刮老佛,新沐无言自写真”。“先生臂痛废书时,悟澈南宗妙决疑(先生晚年著《论书诀》一卷,谓北宗郑道昭与南宗鹤铭、萧憺、井阑诸石,同一气格。极有微解)下笔枯叶生气蓊,万年藤络秃松枝”。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公早年工行楷书法,晚年喜模汉魏人八分、篆书。久之,熔铸一体,规模奇古,变化无端”。
    八月,范当世应邀,赴上海龙门书院,聆听刘熙载教诲。
    范当世《祭刘先生文》:“至于明年(光绪五年),先生在龙门,龙门弟子孙点以书来告曰:‘先生念子,子不能来,则先生就子矣。’于是当世以秋八月往,先生穷日夜之力而与之言。于其将行也,而后定所谓亲炙记言者七纸。其时大风雨,夜过半,渴而思饮。当世执烛,先生挈茶具,之灶下而火之,饮而旨。先生喟然而叹曰:‘此乐岂易得乎?吾老矣,逾明年,将寓食于汝所谓黄泥山者,以邻于汝,以遂吾之志。’于是当世窃喜奉先生之日甚长,谨归而俟焉。孰谓当世之于先生乃从此而止乎?”[15]422
    范当世《属冯君小白为吾写平生快事为八图而作诗,以道其意,用饶字韵》,其《龙门雨夜》亦记此事。诗云:“游子初辞家,寻师却至沪。师说万馀言,先入以为主。后来饥困馀,仙家乞麟脯。当时却不然,初若婴啼乳。乳脯味敢歧,恩勤有独苦。风夜培成心,千秋泪如雨”[15]111。
    约九月,夫人宗氏去世。回兴化为亡妻治丧。
    《申报》光绪己卯十月初七日《龙门书院预期甄别》:“本埠龙门书院年例于十一月内由道宪甄别来岁生徒,兹因刘山长新抱鼓盆之戚,不日言旋,故于牌示提前,定于十月十二日甄别云”[22]。“鼓盆之戚”为丧妻的代称。龙门书院定于十月十二日甄别,说明刘熙载载十月十二日之前已回上海。夫人为同邑定保之女,生年不详。
十月十二日,龙门书院甄别,即对新生进行入院考试。
    《申报》光绪己卯十月十四日《龙门书院甄别题》:“前报龙门书院于十二日预行甄别,兹题目云:‘见其大则心泰论’”[23]。
    刘熙载作《题玉谿老人<海天长啸图>》。
    齐玉谿《劫馀诗选》卷二二附刘熙载《题玉谿老人<海天长啸图>》:“天有清泠风,佛有微妙音。客有星江老,三者为知心。此老善长啸,意与苏门深。海天聊寄兴,浩浩涵古今。千诗冲口出,杯酒无多斟。但听琅琅诵,胜彼鸾凤吟。有诗耽静默,隐契昭文琴。此亦同太上,希声含雅南。安知啸与默,均齐无厌歆。我虽昧啸旨,游戏时相寻。愿言师此老,他贤非所钦”[10]。
    齐学裘有《刘融斋先生时时枉顾,慰予寂寥,感其盛意,作诗奉赠,即用其<题海天长啸图>诗韵》:“鼓琴聊自娱,何处求知音。晚岁始学道,海滨逢素心。十年如一日,花潭无此深。匡予以不逮,论古复论今。有花共欣赏,有酒同酌斟。天涯忘作客,老至时呻吟。黄浦萦金带,远山横玉琴。鹏飞九万里,海运当图南。有道人情厚,无为天德歆。吾师今在是,何必成连寻。寡过恨未能,师言敢不钦”。
    见《劫馀诗选》卷二二。
    张文虎有《复刘融斋宫允书》。
    张文虎《舒艺室全集》之《杂著》甲编上《复刘融斋宫允书》,书中言收到惠赠《说文双声》和《四音切韵》(即《四声定切》)二书,及为《舒艺室续笔》题署事,故系于此。
    外孙吴同甲中举人。
    见夏子鐊总纂《再续高邮志》“选举志”。
    光绪六年 庚辰 1880 68岁
    五月之前仍主讲龙门书院。
    外孙吴同甲中进士。三年散馆后授编修。
    见夏子鐊总纂《再续高邮志》“选举志”。
    五月十一日,外孙吴同甲拜谒翁同龢。
    《翁同龢日记》第三册光绪六年五月十一日记载:“杨(福臻)、吴(同甲)两庶常来谒,吴年十九,秀发可喜”[4]148》。
    夏,方濬颐读《寤崖子》,亟欲见刘熙载。
    方濬颐《梦园子》“谲觚谛”:“《寤崖子》之书箸于四十以前,梦园子不及见;见于光绪庚辰之夏,时寤崖子六十有九,梦园子六十有六。读而爱之,亟欲一见寤崖,为梦园开其寤而导之崖,而乌知寤崖已寤已崖,而梦园卒不寤不崖,而犹孜孜焉寻绎寤崖、步趋寤崖,以冀一旦豁然寤而底乎崖。呜呼!梦弗若寤,园弗及崖,固已警予之梦匪寤不可扩予之园,非崖不可夫!安得寤崖子入予梦,而憩予园也”[24]。方濬颐,字子箴,号梦园子,为刘熙载同年好友,有《二知轩诗钞》《二知轩文存》《梦园丛说》等。方濬颐作《梦园子》时刘熙载六十八,方濬颐记忆有误。
    五月,刘熙载在龙门书院构寒疾。
    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公以光绪六年庚辰夏五月,上海龙门书院构寒疾。其初尚轻,尚能时时见客及拜客”。
    五月二十八日,萧穆前问起居,尚谈话如故。
    六月初三,到方言馆回访,移时乃去。
    六月十七日,弟子沈祥龙、袁康到方言馆,告知萧穆先生思归兴化。
    七月十三日,李兴锐(字勉林)局总办派小火轮送先生回兴化。
    以上均详见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
    众弟子送至江边,皆依依不舍,有的径送至兴化。
    《李平书七十自叙》光绪六年记载:“是年四月,刘师患病,至七月辞讲席,回籍养疴。余等送至江干,皆依依不能舍,同学有送至兴化者。盖刘师道德入人之深,其感化有莫知其所以然者焉”[3]16。
    《申报》光绪庚辰七月十四日《山长回扬》:“本邑龙门书院之刘山长,近抱清恙,闻已请假回籍调理,于昨已登舟返扬云”[25]。
    回兴化后,尚能访老友陈广德。
    孙女韵琴生,乃次子展程之女。
    《兴化市志》:“刘韵琴(1880-1945),刘熙载孙女,现代女作家”。另说,韵琴生于1884年。
    《兴化市志》又云其四岁丧父,则展程卒于1883年,即光绪九年。生年不详。
    光绪七年 辛巳 1881 69岁
    病重时,嘱其子请俞樾作墓志铭。因俞樾亦患病,事未成。
    俞樾《刘君墓碑》:“君自上海以疾归,微语诸子曰:‘如我死,则志墓之文以属德清俞樾’”。
    二月乙未,终于里第正寢。享年六十九岁。
    《申报》光绪辛巳二月十八日《书院开课》:“前龙门书院山长刘宫詹,自去秋回里后,病不稍减,兹闻于本月初三日逝世云”[26]。
    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至七年辛巳二月乙未,乃终于里第正寢,距生于嘉庆十八年癸酉正月癸巳,享年六十有九。夫人宗氏先公年殁。公子三人:长彝程,太学生,精通天文算法。公尝与穆谈及,时以为虑,曰:‘察见渊鱼不详。’次展程,光绪元年乙亥恩科举人。三尊程,县学生。女二人:长适高邮吴嵩泰,次适泰州唐恩祥。孙三人:启铣、增铣、祥铣”。按:据树德堂《刘氏家谱》载,刘熙载有孙四人,即寻铣、祥铣、绎铣、泽铣。均三子尊程所生。此家谱为刘熙载玄孙兴化原实验小学校长刘年庆先生提供。
    刘熙载去世后,“诸门人弟子千里赴吊,莫不哀恸”(沈祥龙《刘先生行状》)。
    龙门书院弟子设灵位于后廊,素服哭临。
    《李平书七十自叙》光绪七年记载:“三月,得刘师噩耗,同学设位于后廊,素服哭临,有失声者,乃禀鲍师设栗主,朔望于朱子位前拈香毕,至刘师位前行礼,后建祠于院西”[3]17。
    三月十八日,胡传至上海,闻刘融斋先生噩耗,急赴龙门书院偕诸同门设位哭之;具吊仪,托周鸾侪带代送至兴化。
    胡传《钝夫年谱》光绪七年记载[7]502。
    三月,范当世与顾锡爵闻噩耗,走哭吊之,各为文以道哀。
范当世《祭刘先生文》:“光绪七年二月,兴化先生卒于家。三月其门人顾锡爵以道路之言闻于范当世,并驰而往,入其境而问之,信。乃走哭于其殡,而各为文以道哀”[15]422。
    六月,众弟子于龙门书院祭祀刘熙载。
    范当世《哀袁爽秋》:“昔我游龙门,言从兴化师。……维岁辛巳春,木坏吁可悲。四月临殡所,六月龙门祠。于时一见君,戚痛胡能怡?相向哭而散,各复之天涯。……”[15]324
    范当世《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城郭三年别,门墙一恸深。池荷还炫日,堤柳尚成阴。游从斋房减,埃尘讲幄侵。黯然值诸子,相对忽沾襟。亲炙无多日,师恩自觉偏。来时先目断,归路更心悬。待对空山榻,长休大海船。岂知临别语,遗恨已千年。跋涉师怜我,连年更未休。风尘徒不肖,悲愤已堪羞。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嗟哉览兹宇,麟凤去悠悠。俎豆今来意,诸君兴慕思。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白石犹能碻,狂澜未可知。苍苍千载事,流涕向崇祠”[15]8-9。
    仲冬,弟子沈祥龙辑往日部分“日记”为《吾园日记》,以示对先师的怀念。
    沈祥龙《乐志簃笔记》卷一《吾园日记》(上):“祥龙师事兴化刘先生十四年,读书吾园(龙门书院园名)。先生谆谆垂教,命按日剳记,而承指示,久之积成数巨册。今春先生归道山矣,提撕诱掖,从此无人,追忆往训,曾未遵闻,行知能无愧悔?爰取曩日所记,择其什之一二,录分两卷。自今以往,苟力勉焉,而自践其言以期稍寡尤悔,庶不负先生之教乎?不然,能言不能行,恐终为小人之归耳!光绪七年仲冬之月”[27]。
    光绪八年 壬午 1882
    四月,方宗诚作《沪上观摩册跋》,怀念刘熙载等好友。
    方宗诚《柏堂集馀编》卷四《沪上观摩册跋》:“同治戊午冬,予为应敏斋观察校《上海志》,寓也是园,亭台泉石极胜,所谓蕊珠书院也。时上海三书院,兴化刘融斋中允讲龙门,嘉善钟子勤孝廉主讲敬业。融斋性笃行恭,恪守宋儒之学;子勤好《谷粱春秋》,作疏以明范氏之说,其人则温恭守礼,近两汉儒者。友人沅陵吴桐云观察,别七年矣,适自闽将归沅州,邂逅于此。桐云好古文,尤喜研究易、书二经,三人者时相过从,互以所业质疑。而龙门书院好学之士,亦多喜从予游,讲论甚乐也。将别,各书此册以慰离思。嗣后,予官直隶,与桐云复会于天津,未几卒;子勤继之。及予谢病归,将复访融斋,而融斋复病卒矣。思故人而不得见,展此册为之怅然。光绪壬午夏四月,宗诚识”[28]。
    五月初七,长子彝程委托黄玉屏将刘熙载的著作《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昨非集》《持志塾言》和《艺概》捎给郭嵩焘,并求郭嵩焘为其父撰墓志铭。
见《郭嵩焘日记》第四卷/光绪八年五月初七日”[29]。
    奉旨入“儒林传”,俞樾《刘君墓碑》云七年,误。
    后来龙门书学院弟子在松江郡为先生建祠,后又扩祠为融斋精舍。
    见沈祥龙《乐志簃集》之《乐志簃文录》卷二《送郡守陈公序》、【民国】《续修兴化县志》。
    弟子袁昶赋诗四首,缅怀先师。
    袁昶《于湖小集》卷五《闻松江府西门内,新建融斋书院成,太守陈公率诸生落之,不觉色喜。老门生今秋定归,不审都人士廷推我作洒扫户否》:“谁欤枕传经者,著籍门生共索。敕弟子支第一把,梦先生饮《易》三爻。”“云水光中异景生,眼前突兀见祠成。归功贤将陈师道,为荐溪毛碧羹。”“率诸生奏《鹿鸣》三,精舍开山别有龛(谓上海龙门精舍,先生撰杖都讲之地,别奉栗主祀之)。薪火传来流布广,儒林一传壁间嵌。”“我与传师会后期,朱亭三百士如之(朱笥河为闽学政,罢归。诸生三百三十三人,人抱一石筑亭曰朱亭以饯别。今刘祠释菜合乐,惟予与约斋(沈祥龙)未预执事)。多年颓放儒分八,摸索龙门旧日规”[30]。
    刘熙载一生治学广泛,“熙载治经,无汉宋门户见,不好考据,熟于周秦诸子书。他如天象、地舆、六书、九数、钟律、方术,皆研通其意”。(【民国>《续修兴化县志》卷一三)刘熙载著述,除自刻六种汇为《古桐书屋六种》外,还有光绪十三年及门诸弟子刻的《古桐书屋续刻三种》,即《札记》与《持志塾言》相类;《游艺约言》,与《艺概》相类;《制艺书存》,本为《昨非集》中第六卷而未刊者。(见《古桐书屋续刻三种跋》)
    刘熙载诸种著作,以《艺概》影响最大,其中《书概》在中国书论史上地位尤高,迄今仍沾溉后学。
    【参考文献】
    [1]王闿运.湘绮楼诗集[O].光绪丁未八月刊于东州讲舍.
    [2]陈澧.东塾续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3]李平书.李平书七十自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方宗诚.柏堂集后编[O].光绪七年十二月开雕.
    [6]玉谿居士.见闻续笔[O].光绪二年刻于天空海阔之居.
    [7]胡传.钝夫年谱[M]M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江南榜发[N].申报,光绪丙子九月十五日(二).
    [9]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3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0]齐学裘.劫馀诗选[O].同治八年刻本.
    [11]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M].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
    [12]袁昶.渐西村人初集[O].光绪甲午刊,光绪二十年避舍蓋公堂刻本.
    [13] [民国]嘉定县续志[O].中华民国十九年十一月印.
    [14]江湄.七十生朝自述,录请诸大吟坛敦政,并祈和,不拘体韵[N].申报,光绪丁丑五月初五日(三).
    [15]范当世.范伯子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6]冯关道仙游[N].申报,光绪戊寅三月廿九日(二).
    [17]秦云.伏鸾堂诗钞[O].光绪四年戊寅秋仲开琱.
    [18]张文虎.舒艺室全集[O].清同治十三年冬十月金陵冶城宾馆刊.
    [19]章耒.柏乡学略[O].辛未重九刊于北平.
    [20]冯煦.蒿庵随笔[O].民国十六年刻本.
    [21]萧穆.敬孚类稿[O].光绪丙午正月刻本.
    [22]龙门书院预期甄别[N].申报,光绪己卯十月初十日(三).
    [23]龙门书院甄别题[N].申报,光绪己卯十月十四日(三).
    [24]方濬颐.梦园子[O].光绪甲申十月开雕于维扬.
    [25]山长回扬[N].申报,光绪庚辰七月十四日(三).
    [26]书院开课[N].申报,光绪辛巳二月十八日(三).
    [27]沈祥龙.乐志簃笔记[O].光绪辛丑春锓云间沈氏藏版.
    [28]方宗诚.柏堂集馀编[O].光绪十二年夏开雕.
    [29]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4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0]袁昶.于湖小集[O].光绪甲午秋刊.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31038562 传真:13331038562 邮箱:94190795#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