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兴化历史名人“陈瑚”

兴化历史名人“陈瑚”

关键词:兴化历史名人“陈瑚”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陈瑚与兴化
黄建林

\
陈瑚像
 
    陈瑚,字言夏,号确庵,苏州太仓人。克继家声,少通五经,讲求实学,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人称“太仓四先生”。崇祯十五年陈瑚中举人,适逢江南大饥,他积极上书当政者,颇有用事之心。甲申鼎革后,陈瑚奉父亲陈朝典之命避地昆山之蔚村,躬耕以养,并积极从事讲学之役,游其门者多俊伟之士。后清廷诏举隐逸,陈瑚力辞不应。卒后门人私谥“安道先生”,巡抚汤斌在其故居创建“安道书院”。陈瑚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一生著述丰硕,就文学著作而言影响较大的有自撰《确庵文稿》及其编辑的《离忧集》、《从游集》、《顽潭诗话》等。
    陈瑚是明末清初颇有民族气节的文人,鼎革之后避居乡野数十年,以著述、讲学为业。顺治十二年前后,兴化史学硕儒李清登门造访,过从甚密,并延请陈瑚担任长子李稹的老师。顺治十七年,陈瑚带着学生瞿有仲渡江北上至兴化拜访李清、吴甡、李沂、陆廷抡、宗元豫、李驎等高士,举行草堂雅集之会。陈瑚涉江踏访兴化表明清初昭阳一邑的人文魅力,也是吴文化和维扬文化的交流互动,是泰州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记忆。
    李清与昆山
    李清,字心水,号映碧,文定公李春芳玄孙。明天启元年举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宁波府推官,擢刑科给事中。因直言触犯尚书甄淑,调浙江布政司照磨。淑败,调任吏科给事中。南明弘光朝,任工科都给事中。见朝政日坏,屡上疏言时政。迁大理寺左寺丞。遣祀南镇,行甫及杭州而清兵已下南京。间道隐趋松江,渡江寓高邮,久乃归故乡。杜门著述,不与人事,当道屡荐不起。著有《澹宁斋集》、《三垣笔记》、《南渡录》、《南北史合注》等。
    南明朝灭亡后,李清避乱曾暂居昆山,与该地高士朱用纯、归庄等皆为至交。其幼子李柟入赘昆山叶氏,故李柟曾名李叶。李柟岳父叶方至早殁,他得以高中进士并位极人臣皆得益于岳母李氏的教导。李氏来自山东的官宦世家,丈夫去世后,她延请名师教导儿子叶振珽和赘婿李柟。李氏遇事有方略,人称“女中丈夫”,能诗文却不苟作。
    陈瑚《确庵文稿》中关于李清的记录始于顺治十二年,其实两人早于此前数年便已结交。该年李清侨居昆山,并延请陈瑚教导长子李稹。同为前朝遗孑的身世之感使得李清和陈瑚颇多共同言语,“毎与瑚摊书烧烛,援据经史,抉摘同异,贯穿错互,舌如悬河。”李清游走昆山、兴化两地,在此期间他们互赠诗歌,并邮筒往来。该年秋天李清离昆回兴,陈瑚作《怀李映碧廷尉》,其中“落木怕闻虫夜泣,微霜愁见雁南过。遥知相国祠堂里,祭告缠绵痛两河”蕴含着沉痛的亡国之恨。在离别之前李清曾赠给陈瑚一幅地图,面对地图上易主的大好河山,陈瑚饱含热泪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爱国诗歌《映碧先生见遗地图仍用前奉怀韵》,全诗云:“图画山川感慨多,边陲风景近如何。入关无复萧丞相,聚米空思马伏波。两戒一江横似线,九州五岳小于螺。错疑留守魂归夜,风雨声声唤渡河。”
    李清自昆山回兴化的初冬便被政府官员荐举出仕新朝,身负家国之恨的他自然不肯屈节。他写信给陈瑚陈说此事,并自责自己因为没有韬光埋炤而为当事所知。陈瑚回信劝导李清,称其因“具西子之容,守共姜之节”才被天下人敬重。至于拒绝举荐,陈瑚认为应当稍示委蛇,对于当事者杜门不见容易“触要人之忌,成周章之局”,可以见而谢之,如此权变而得遂初心方为上策。
    李清偶尔侨居昆山,大部分时间还是居于昭阳故里之枣园。其子李柟则于昆山新构别业,取名为药圃,大厅高悬康熙帝御笔“师俭堂”匾额,内有晴好雨奇之阁。李柟虽长居昆山,却丝毫不减其对桑梓兴化的思念之情,他曾做梦瞬息间跨越七百里自药圃返回枣园,并言:“三秋日日想,柴关蓦地还”。对于兴化和昆山两处相距甚远的家园,李柟幻想能学得费长房遁地之术,从而随时往来其间。李柟过世后,其长子李炳石居兴化枣园,次子李炳缃、三子李炳丹奉母居昆山之药圃,子孙世守先业,两处家园皆不废弃,也许这正是李柟所愿意看到的。
    明清之际“海内秦烟惊逐鹿”的动乱是一代人的心酸,相同的人生抉择使得陈瑚和兴化文士走到了一起,他们在草堂雅集中相互舔舐着难以愈合的人生创伤。
    陈瑚访兴化
    顺治十七年,陈瑚在弟子瞿有仲的陪伴下开始了其淮南之游。他们一路北上,先于锡山祭拜高攀龙,再至维扬悼念史可法,五月初抵达兴化拜访李清、陆廷伦、宗元豫诸高士。陈瑚在兴化与当地高士举行了草堂雅集,为陆廷伦撰写《跋陆礼部使朝鲜卷》,并游览了昭阳古邑的自然人文风光,留下了不少诗篇。
    被陈瑚誉为“先生之人,天下不尝有之人;先生之文,天下不尝有之文”的李清是其走向兴化的引路人,李清在昆山就曾向陈瑚讲述昭阳一县蔚为大观之人文,如其介绍李沛:“吾邑之人,洁清自爱无如平子,骨鲠忠信、义形于色无如平子,平子慕君甚,恨不过江南见君也。”带着无限的向往之情,陈瑚在“涉波涛,冒戎马”至兴化的第二天便至陆廷伦、宗元豫等高士的住所一一拜访。
    兴化诸高士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陈瑚。他们于草亭之下设宴,亭仅方丈许,然碧阑曲槛,轩敞受风,树影、竹色参差可爱。参与集会者八人,陈瑚及其弟子瞿有仲为嘉宾,李清、李沂、陆廷伦、宗元豫、李谦吉、李稹、李兰是东道主。酒酣耳热之际,陈瑚举杯言及鼎革痛事,为诸君子“不具变化之才、霖雨之用”而惋惜不已,并劝慰他们以南阳诸葛亮能屈能伸为榜样,在进退言动之际于立身持己必须谨慎,切不可留下扬雄“剧秦美新”之人生污点。随后人各赋诗一首,陈瑚逐一记下,并撰一序冠于诗歌之首。集会诗作多悲凄之情,“驿路悲戎马,春愁泣杜鹃”、“回首朱明节,含悽话楚湘”等句蕴含着无限的家国之恨。
    陈瑚应陆廷伦之请,为其撰写《跋陆礼部使朝鲜卷》。此诗卷为廷抡先祖陆颙出使朝鲜时,诸士大夫所赠之行卷。此诗卷有序文一篇,诗歌十五首,诗歌作者有方孝孺、黄观、廖升、叶惠仲等十五人。赠诗作者于“靖难之役”发生时皆能杀身以成其节,后人得其片言只字奉如拱璧。陆颙四世孙原博为诗卷作记而藏之,诗卷上尚有高谷、李春芳等人所撰之跋。陆氏家族保守此诗卷三百余年,有出重金相购而弗许。及至九世孙陆震为周友人之急而以诗卷为质压,后诗卷便丢失。陈瑚到访兴化,陆廷伦出示诗卷请其作跋,面对先朝故物,陈瑚颇多感慨:“祖宗之朝待属国有礼,三遣使臣锡之爵命,厥后世守东籓,罔敢携贰,迄于今衣冠文物,闻尚奉中朝之制。”属国朝鲜忠诚不二与陆颙两次出使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是兴化陆氏家族数百年的骄傲。
    陈瑚在兴化的日子里,耳濡目染间自然得见不少此地的人文和风物。至兴化途中他目睹兴化农民插秧灌溉,写下了“健妇栽秧早,仙车灌水便”这样富有泥土气息的诗句,并自注言:“昭阳俗,妇人插秧,风车戽水。”陈瑚醉心于兴化人文,此间《昭阳杂咏十首》创作可以说是一部兴化人文史的画卷,包含《昭阳墓》、《濯缨亭》、《务子角》、《得胜湖》、《韩乐吾先生祠》、《枣园》、《屈原庙》、《拱极台》、《双鸳塜》、《李文定公祠》十首诗歌。
    结束了兴化之旅,陈瑚拜别了“或覆白叠巾,或隐乌皮几,或荷伯伦锸,或曳东郭履,或学希江都,或诗宗子美”的兴化诸高士。李清父子于兴化五里亭饯别陈瑚师徒,并用乂兵船护送他们到泰州。取道泰州,陈瑚师徒赴如皋冒氏水绘园继续他们充满人文气息的旅程。

\
《离忧集》

 
    《离忧集》与兴化
    陈瑚一生著述颇丰,皆付梓刊行。他还十分重视友朋、弟子之作,将之一并付诸枣泥。顺治六年,将同人忧时伤世、陶冶写性之作汇为《顽潭诗话》刊布。顺治十五年,将易代之际坚守民族气节之朋辈诗歌辑录成《离忧集》。顺治十六年,辑门人小传、诗歌为《从游集》一书。
    在陈瑚编辑的三部诗歌总集中,以《离忧集》最富有特色。屈原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太史公司马迁诠释为“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忧集》之取名盖源乎于此。明清易代之变后,一大批前朝遗民肥遯于荒寒寂寞之草野,他们忧心憔悴,不再系念当世,但明道之心却越发笃定。
    《离忧集》选录了二十二位遗民诗人的作品,每位诗人都系之以小传。在这些遗民诗人中,兴化籍占了六位,分别为海樵子(陆廷伦)、安愚处士(李潜)、木头老子(李沛)、艾山(李沂)、弁山(魏应星)、云莫延(李长祚)。《离忧集》成书于顺治十五年,两年后陈瑚才开始其兴化之旅,故其对六位兴化遗民诗人的了解皆来源于李清等人所提供的信息。此六位诗人皆为兴化历史上铁骨铮铮之君子,他们的亮洁高品照耀古今。
    陈瑚兴化之旅得以拜访心中的高士,唯一遗憾是李沛当年已经去世,两人相慕已久,平生却未能一见。在陈瑚《确庵文稿》中既有悼诗《吊淮南李平子》,又有祭文《吊李平子文》,知己之感于阴阳两隔之际仍旧强烈。《吊淮南李平子》云:“大雅风微赖有君,关山秋月思氛氲。谁知一梦归流水,却送孤心入断云。江上落花春已去,天边哀雁暮偏闻。简君遗墨无穷恨,小札殷勤细论文。”
    三百多年后展读《离忧集》,兴化诗人的小传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初兴化文化界的生动地图:如陆廷伦“经国变,坐卧一室,授徒养母。惟与同邑李平子讲《易》,李艾山谈诗,宗子发论史,三人外跫然足音也。”李沛“与人言忠孝,义形于色。时时幅巾宽袍游市中,或擎拳曲跽学麻鞋见天子”。魏应星“国变后,杜门不出,惟与李平庵、艾山辈咏歌自娱”。而六位诗人的作品则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李沛《弟映碧旧廷尉五十》云:“冉冉年华至,陶陶孟夏时。一邱藏日月,万卷卧茅茨。白简中朝旧,丹书帝者师。非熊知有梦,渭水且垂丝。”李沂《同兄平庵过陆玄圃》云:“陆子幽棲处,小楼天外孤。窗中悬日月,树杪出江湖。社稷余狂寇,诗书聚腐儒。相逢惟酩酊,差足慰穷途。”其中“一邱藏日月”、“窗中悬日月”表明在兴化遗民内心深处深藏着故国大明王朝。
    明清之际“海内秦烟惊逐鹿”的动乱是一代人的心酸,相同的人生抉择使得陈瑚和兴化文士走到了一起,他们在草堂雅集中相互舔舐着难以愈合的人生创伤。李清是陈瑚走向兴化的引路人,其子李柟定居昆山也表明在大中华文化构架下的吴楚文化血脉相连。而《离忧集》中关于兴化遗民的记载则是陈瑚钟情于昭阳斯地、斯人、斯文的最大印证,三百多年后依旧闪烁着优秀的人文之光。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31038562 传真:13331038562 邮箱:94190795#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