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兴化《茅山号子》纳入省非遗名录

兴化《茅山号子》纳入省非遗名录

关键词:兴化《茅山号子》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乐书吹打”是传统民间音乐之一,源于唐代皇宫内,是宫廷音乐之一,后由太监老郎君整理,流向了民间,逐渐流行于兴化、江都、高邮三市交界地域,成为民间传统音乐,并常在梨园演奏。后百姓凡有婚嫁拜寿、小孩满月等喜事,都要请“乐书吹打”喜庆一番。
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市每年都组织中国“文化遗产日”广场集中宣传活动,邀请市领导、专家、社会各界参与,至今已组织开展了“泰州民间文艺调演”、“泰州民间艺人现场展示”、“泰州市原生态民歌大赛”等数十场活动。还举办了“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泰州市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图片展”、“泰州老行当摄影展”等4个类别的大型展览,在学校、社区、各市民广场进行巡回展出。
各县市文化部门联合音乐家协会深入民间,搜集各种散落于地方的民间音乐,进行加工、整理,搬上舞台。对于一些已失传的音乐,音乐工作者们进行普查,确定地区、曲目名称、表演形式、演唱方法等,一一将其记录在案,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除此之外,政府还大力培养传统音乐传承人,让他们学习传统音乐、传授传统音乐,一代又一代地将传统音乐的“火种”接续下去。
泰州民乐源于道教音乐
据史料记载,泰州在后汉神仙方术流行时期就建有“江海会祠”(在泓园旧址附近),为神家、仙家、方士游息之所,是泰州城内道徒最早的活动聚集地。
泰州道教鼎盛于宋代,衰微于晚清。自明初“洪武赶散”中,昆曲由苏、杭一带传入泰州地区,在泰州道教鼎盛时期,仕商富户中的头面人物,都以喜好、谙熟昆腔为荣。及至后来,昆曲流传渐入民间,如《山坡羊》、《柳青娘》、《耍孩儿》一类的曲牌名,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能哼唱。特别是泰州大户俞锦泉家,有女昆部“俞氏家班”百余人,经常延请道家器乐名手向该家班女昆婢奴传习吹拉弹奏器乐的技艺。由此泰州道教音乐曲目中乃拥有了相当数量昆曲曲牌和昆剧剧目的完整套曲。
通常情况下,源于古代“巫以歌舞降神”为传统的道教音乐,原先只应民众信徒的召请,在诵经文、做礼忏、行斋醮、放焰口时,用器乐演奏营造神圣庄重的氛围,但因西方的科学精神逐渐为世人接纳,道教音乐便从娱神驱鬼走向世俗,与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具有了泰州道教音乐的特色。
1950年3月,泰州音乐人韩伯诗、王式曾、纪竹、徐潭、王合焘、肖仁等召集40余位道教界人士,正式建立起泰州第一、二国乐队。从1956年初,全国各地不断有专家、学者专程访问泰州国乐队的活动,掀起泰州道教音乐的一个高潮。此后,《泰州国乐曲集》出版(现为泰州图书馆馆藏),收集整理了《昭君和番》、《山坡羊》、《楚江吟换酒》、《到春来》、《醉泰平》、《雁儿落》等一大批泰州民乐,并为其制作完整的曲谱。
从建国初期至今,泰州道教音乐在长期学习新曲、练习合奏的不断重复里,已逐步完成从为神灵服务过渡到为社会服务,从单纯为消灾减难逐渐转化为娱乐群众。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31038562 传真:13331038562 邮箱:94190795#qq.com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